“好花红、好花红诶,好花生在刺梨蓬诶……”这首著名布依民歌《好花红》,是许多贵州人都会唱的歌,而它的发源地就在黔南州惠水县,一个布依族聚居的美丽地方在世世代代的传唱中,《好花红》也渐渐成为惠水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除布依族外,惠水还世居着毛南族、苗族、壮族等17个少数民族,多民族就造就了惠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创作了许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舞。惠水民歌联想丰富,充满传奇色彩和生活情趣,生动地反映了关于天地形成、人类起源、万物生长的朴素认识,如《十二层天、十二层海》、《造万物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布依民歌《好花红》调情感质朴、委婉动听、形象鲜明。不仅流行于我县,并已成为贵州最具代表性的羽调式布依族山歌。惠水县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在过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还创造了多种多样、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深刻地反映了本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计有布依族舞蹈当唢(织布舞)、转状令(香花舞)、左定若定溜(粑棒舞)等十三种;苗族舞蹈芦笙舞、甩花舞、勒凶(马刀舞)等十四种;汉族舞蹈傩戏、饶钹舞等六种,类型有祭祀舞、劳动舞、战阵舞、风俗舞四大类。惠水民族民间舞蹈,尤以苗族勒凶(马刀舞)最为典型,舞蹈风格节奏强烈、动作勇猛、服饰古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该舞蹈产生年代较早,始于清康熙六年(1669年)。另外,苗族芦笙斗鸡舞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就已进宫表演,受到太宗皇帝赏识。
惠水的民族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也十分丰富多样,手工技艺以布依族枫香染最具特色。枫香染文化内涵丰富,装饰纹样独具风格,自成体系。传承历史悠久,手工技艺独特。惠水各族妇女挑花刺绣的历史亦十分悠久。早在宋代“八番”人便以挑花、刺绣的布帛向朝廷进贡。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的挑花和刺绣分布在县内的各个乡镇,绣工精巧,用途各异,各具特色。根据调查发现尤以摆榜民族挑花、刺绣最为典型。通过精美的挑花、刺绣纹样,较为完整地凸显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标本”、“活典籍”价值。雅水、鸭绒的各少数民族还长于剪贴绣,将五颜六色的布条,拼绣成如意吉祥“八宝裙”。惠水民族剪纸、民乐器制作、石雕、木雕、造纸技艺也都十分精湛。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
此外,惠水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也是惠水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惠水县雅水“四月八”糯米坡歌会,是当地布依族,苗族群众共同的盛大节日。三槽布依族粽子节,断杉董朗歌场均为惠水县布依族的隆重节日。羡塘乡的布依族“七月半”歌节,是个祭祀鬼神的节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传统民族节日以批弓斗牛节产生年代最久,影响最大。批弓斗牛节深受方圆百里的苗族群众欢迎,五百年来从未间断。九龙山民族摔跤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六月六”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布依族,汉族群众前来联欢。惠水县苗族节日还有“跳花场”、摆榜“赛马节”,摆金、雅水、大坝一带的“采花节”,大坝板长“射花节”、“吃新节”;都具有承载苗族历史、文化的深层内涵,是苗族先民们遗存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进一步探究。
如何打造好“好花红”民族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认识惠水这个藏在深闺的美丽布依族姑娘呢?可以建立“好花红”布依民俗风情园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最具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载体。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我县布依民歌(好花红调)、枫香印染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依托涟江自然风光,选择在合适区域或好花红乡建立一个供专家、学者、商人、游客能听歌、采风、体验以及集布依文化、农家饮食、特色果品、野钓娱乐、水上风光、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布依民俗风情园。二是结合文化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市场引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如我县的枫香染、布依扎染、挑花织锦、苗族刺绣、农民画、剪纸、桐木寨唢呐手工制作技艺等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并将这些非遗产品和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引入布依民俗风情园。使游人在观涟江山水、住布依民居、体味布依风情、欣赏布依歌舞、品尝布依特色食品,参与手工技艺互动的同时选购布依民间工艺品,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旅游、贸易、发展于一体的布依民俗风情园。
此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培训,以民族传统工艺传承为核心,成立各类民族工艺传习所,组织传习培训班,培养传统民族工艺的中青年传承骨干。也可采取民族文化进校园方式先行在雅水中学、好花红中学和惠水职业学校等开设民族工艺课程,聘请传统工艺传承人和专业教师讲学,建立重点民族传统工艺传承班,加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和范围。适时举办各类赛事,为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依托贵阳市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兄弟单位部门的横向联系,吸纳知名专家、教授作为惠水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顾问,建立专家信息库,定期邀请专家座谈,为民族文化产业出谋划策,提高惠水民族文化产业品位及档次,利用专家影响向外界宣传,扩大“好花红”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力量,在文化科研和教学领域有计划地培养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分期培训、深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技能,使惠水的民族文化产业管理水平走在前列。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若干优惠政策和生活待遇,有目的地引进一批具有文化经营管理经验和形象策划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提升民族文化策划的整体水平,使惠水民族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科学。
“布依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惠水走出去,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惠水区位和民族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注重特色,策划、包装“好花红”艺术节在内的一批传统和新的民族节庆题材,造成一年四季,季季有节,借节造势的节庆格局。集中力量,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形成轰动效应。积极探索新的办节方式,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提升节庆活动档次,完善品牌形象设计,把“好花红”艺术节和“好花红”民歌节等节庆活动办成有广泛影响的知名品牌,提高惠水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运用电影、电视剧、文艺创作、网络等现代传媒强力推介,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立体宣传惠水网络平台。编制、制作惠水风光、历史、民族文化系列光碟,使之成为宣传惠水、走向省内外的绝好产品,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和收藏这份精美的“好花红”民族文化大餐。针对贵阳市和周边省份的重点客源市场、 有潜力的客源市场,通过新闻媒介、重点地区黄金广告地段展示和小分队巡回演出等形式,使惠水民族文化产品和“好花红”民族文化品牌更好地走出去、到重点城市和周边省份“流动”起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
(编辑:冯薇 审核编辑:邹骐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