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www.365788.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www.365788.com >> 文化长廊 >> 作品 >> 浏览文章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浅思

信息来源:www.365788.com 作者:赵灵灵 时间:2016年12月21日 【字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的提高,社会组织发育成长迅速,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工作者陆续涌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体逐渐丰富。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有利于政府更好履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职责,又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还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现就如何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文化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地方以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创新力为核心,以形成当地人民文化自觉为方向,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高涨,全社会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一些地方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主要呈现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育甘为后盾等特点。以黔南州申报并组织实施的“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文化惠民工程为例,其以“政府采购、群众参与、社会联动、文化惠民”为原则,由政府出资为公众的文化消费买单,即政府向社会公开采购文化产品,无偿提供给基层民众,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戏难,保障民众享受文化的权益。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老常用态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模式,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实现了“单兵作战”向“整合资源”的转变,有效整合了社会文化资源,解决了体制内文化队伍技能单一、节目老套等问题;充分挖掘和展示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主管部门群众指导的作用,正确引导了群众文艺队伍的创作发展方向;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加快了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进程。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至今,各地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的问题和障碍。

一是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不足往往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目前,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虽然在部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公益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有企业参与,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政府投入占绝大比重,企业赞助、社会捐助较少。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文化人才队伍仍存在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文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经营和管理上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社会原有相关人员、志愿者开展活动,尤其是(镇)街道、村(居)两级文化结构单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政策激励和奖惩制度还不健全。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各类社会力量组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仍处在探索阶段,一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很高,另一方面一些社会力量想参与而没有地方参与,或与现行的运作体制和机制无法对接,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市场、服务群众的渠道不够畅通。

三、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强化“抓文化就是抓民生”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宣传、发改、财政、国土、规划、住建、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协调指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二是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章程,拟定吸纳多元化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对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企业,除国家税收优惠外,建议可从土地转让、建设规费、水电使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三是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议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合理引导文化运营企业参与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和优质的文化大餐;对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建议将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所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项目,让辖区文化企业同台竞争、竞相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百花齐放”;对草根式民间文艺团体,建议充分发挥当地专业艺术院团、高校文化资源和各级文化场馆职能作用,加强专业培训和技能辅导,打造特色民间文艺品牌。

四是搭建政府服务平台。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法人治理改革,以理事会建设为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引导社会知名人士、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以及群众代表等进入理事会,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管办分离。对博物馆、非遗展厅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由于其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从高校或民间等聘请资深专家教授担任“名誉馆长”、“名誉顾问”,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年薪聘用,助推博物馆、非遗展厅事业发展。同时,加快推进网站建设,推广电子政务,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五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产业业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在建设、管理、运营、招商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服务和扶持。

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一步理顺人员编制,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对基层文化工作者,按规定配足配强人员,提高他们从事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中的文化人才,制定专项政策,分层次、分阶段加强培训和管理,鼓励其成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切实发挥作用。

(编辑:冯薇   审核编辑:邹骐聪)


回顶部】【关闭窗口
上一篇:独山“草堂雅集书法展”7月7日开展
下一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助推脱贫攻坚——以贵州省惠水县为例

Copyright(C) 2011WWW.www.kwhby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黔南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主办
备案序号:黔ICP备11003211号 技术支持:黔南热线